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河东郡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是大将军卫青的外甥。他的母亲卫少儿也是平阳公主家的奴婢,与平原县衙役霍仲如私通,生下霍去病。
霍去病自小生活在奴婢群体中,很艰苦。却十分好学,自小学习骑马射箭。后来,卫青的姐姐被汉武帝选入宫里,并于后来立为皇后,卫氏从此开始平步青云。
霍去病十六七岁时,因为身材魁伟,智勇过人,被选入宫中做了侍中官。这时匈奴屡次南侵,汉武帝改变了以往和亲政策,开始极力主张与匈奴开战。霍去病的舅舅卫青已经按照汉武帝的安排,带领大军主动反击匈奴,立下了赫赫战功。
公元前123年,汉武帝再次组织大军反击匈奴。这一年霍去病十八岁,他听到舅舅卫青又要出征,便跃跃欲试,主动向汉武帝请缨。汉武帝看霍去病少年英武,就答应了他,并任他为骠姚校尉,有卫青挑选八百名骁勇矫健的骑兵归其统领。
霍去病带领八百起兵便奔向了草原深处。走出几百里到了黄昏时,远远看到一处黑点,霍去病判断是匈奴人的营地。当即下令衔梅而行,迅速掩杀过去。匈奴兵没有想到草原深处会有汉军的到来,结果四处逃散。
这次战役,由于卫青带领的其他人马都无收获战功,只有霍去病这一队杀敌两千。卫青将战报报给汉武帝。汉武帝对霍去病十分赞赏,封其为冠军侯,并赐予丰厚的奖赏。
霍去病的一生如白驹过隙,很是短暂,却为西汉立下不朽的战功,他“封狼居胥”的丰功伟绩,成为后世武将追寻的理想。
当然,霍去病的封侯,以及后来的业绩,与其家族的升迁发达是分不开的,他自己努力固然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汉武帝用人的大度与胸怀。
骠骑将军霍去病是大将军卫青的外甥吗,他的母亲又是谁?为何?其实这一家子的身世都挺复杂的,但是这才更显的伟大,一位皇后,两位大将军。
首先虽然卫青和卫子夫是兄妹,但是人家也不是就兄妹两人啊。霍去病的母亲是卫青的姐姐卫少儿,并不是卫子夫。
实际上卫青并不姓卫,应该姓郑。卫青的母亲也就是霍去病的姥姥,开始只是平阳侯府家的女仆,后来嫁给了一位姓卫的男子。她与这个卫姓男子一共有四个孩子,其中卫子夫是最小的女儿,霍去病的母亲卫少儿是老三,所以卫子夫是霍去病的小姨。
等到卫姓男子去世之后,她与平阳侯府家的县吏郑季私通,这才有了卫青。但是卫青跟随父亲之后,因为不受待见,便回到平阳侯府家做了马夫。
幸运的是卫子夫被汉武帝看上了,卫青就偷偷改姓卫,这样依靠着同姓姐弟的关系生活会好点。
而霍去病的母亲则成为了平阳侯府家的侍女,卫少儿走上她母亲的老路,和霍仲孺私通,这才有了霍去病。因为霍去病的父亲不敢认他,而且不仅卫子夫进了皇宫,卫青也慢慢展露头角,所以霍去病和母亲一直在自己舅舅家生活。
是不是有点乱,整理一下。卫青和卫子夫以及卫少儿是同母姐弟,所以卫青是霍去病的舅舅。卫青的母亲并不是卫子夫,而是卫子夫的姐姐卫少儿。卫子夫是霍去病的小姨。
霍去病出生日期?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
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
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
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4岁(虚岁)。武帝很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的坟墓外形象祈连山的样子,把勇武与扩地两个原则加以合并,追谥为景桓侯。
中文名
霍去病
国 籍
中国(西汉)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
出生日期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
逝世日期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
职 业
军事家
主要成就
大破匈奴,封狼居胥
代表作品
《霍将军渡河操》[1]
名 言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官 职
大司马,骠骑将军
封 爵
冠军侯
谥 号
景桓
冠军侯霍去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看待霍去病呢?笔者认为他就像上苍赐予汉家的礼物,一个如彗星般划过,注定为汉匈决战而生的男人。引公元前200年,高帝七年冬,汉高祖刘邦亲提数十万大军,镇压韩王信叛乱,并同时北击匈奴。
接连的胜利,让久经阵战的刘邦豪气干云,似乎击垮匈奴易如反掌,当他率领的先头骑兵抵达平城(今大同市)后,故意诱敌深入的匈奴冒顿单于,亮出了獠牙,不仅指挥大军截住了汉军步兵的进路,还将刘邦围困在白登山之上。
时值隆冬,北方的气候格外严寒,凛冽的北风呼啸,士卒手指冻掉者十有二三。
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在如此严酷的环境下,汉军这一仗打得很是艰苦,他们用顽强的意志击退了一波又一波的匈奴攻势,足足坚守了七天七夜!
可粮草断绝,饥寒交迫之下,被困白登山上的汉军将士,即便再如何的勇猛无当,覆亡也只在旦夕!
所幸赖陈平厚赂匈奴阏氏,才得以说服冒顿解围,放刘邦南去,不然新生的汉帝国恐将遭受灭顶之灾。
那个削平群雄,一统天下,踌躇满志的帝国肇基人刘邦,此刻回望北方,心中已是五味杂陈、无限悲凉。
但刘邦并不清楚,白登之围只不过是汉家屈辱的开始,高惠文景四代帝王,六十余年间,面对不可一世的匈奴骑兵劫掠侵扰,不得不以宗室贵女,乃至皇家公主和亲匈奴来换取片刻的安宁。
糅杂着边关军民无尽的血泪,诉不完凄怜娇女的寸断肝肠。
汉家子民不禁彷徨,“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的时代,难道真的随着大秦的凋亡而一去不复返了吗?
大汉荣耀一、历史的角落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初登帝位的汉武帝刘彻,雄心壮志,他急切希望一改前朝治政的内敛低调,以恢弘的姿态翻开大汉帝国属于自己的崭新篇章。
这一年,年轻的君王任用赵绾、王臧等儒臣,冒失而又仓促的开始了更化改制,朝堂之上儒家显学与黄老之术,展开了激烈碰撞。
在帝国实际掌舵者,东宫窦太后的严厉干涉下,赵绾、王臧自尽于狱中,建元改制还未打开局面便草草收场。
当大汉的朝堂正风起云涌,所有人的眼睛都关注朝局变幻之际,在历史不经意的犄角里,一个孱弱的男婴呱呱坠地了。
这个男婴降生在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府,但他并没有显赫的身份,生母只是公主府内地位卑下,名唤卫少儿的女奴,而他父亲也不过是平阳县的小吏。
生下来就很孱弱的男婴,似乎随时可能夭折,因而他被取名“去病”,但当时任谁也想不到,这个寓意美好的名字将会给大汉王朝带来无上的荣耀!
而那看似孱弱的身躯竟然撑起了一个时代的辉煌!
甚至他的名字在后世已经成为军神的代指!
他就霍去病。
二、命运的神奇
有时候不得不感叹命运的奇妙,原本女奴之子霍去病和身居九重的大汉天子很难有所交集,可却因偶然的机会,霍去病的姨母卫子夫成了汉武帝刘彻后宫宠妃,卫家姐弟一朝得贵,尚在襁褓中的霍去病,也竟跟着的成了皇亲国戚。
在姨母和舅舅卫青的关照下,渐渐长大的霍去病有取之不尽的荣华富贵,可他却并没有沉溺于奢华温柔当中,反倒是对骑射军略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就像天生的将军,自幼的就跟着舅舅卫青厮混在期门军中,这个喜欢舞枪弄棒的英武少年,很快得到了汉武帝的喜爱。
武帝曾告诫霍去病要熟读兵书,可少年张扬的霍去病却反驳道:“兵书是死的,只需知其大略,打仗更应该随机应变。”
这让武帝大为惊异,开始察觉到霍去病的不凡。
大汉王朝的命运从此刻起悄悄的发生了转变,骨子里都恢弘张扬的两个人,即将合力成就一段传奇!
三、匈奴
匈奴自冒顿单于开始,东击东胡,北逐大月氏,称雄大漠,统御着东起辽河,西尽葱岭,南接长城,北抵瀚海的辽阔区域。
弓马娴熟,强盛到不可一世的匈奴人对于南面的富邻大汉,总是以面目可憎的强盗面孔出现。
公元前182年,匈奴寇狄道,攻阿阳,掳掠数千汉民而归;
公元前177年,匈奴入居北地、河南地,侵上郡,杀掳军民无算;
公元前169年,匈奴再寇狄道,饱掠而去;
公元前166年,匈奴侵朝那、萧关,大掠人民、畜产;
公元前162年,匈奴连岁入边,杀戮甚多,云中、辽东万余人被掳;
......
这样大规模的入寇每隔几年就会上演,小的冲突更是不断,边关军民的血泪几乎流干!
武帝即位后,面对匈奴愈发咄咄逼人的嚣张气焰,再也不愿忍受屈辱的和亲,他要反击!
当真正掌握大权后,继承了高祖尚武秉性的汉武帝开始了动作,从马邑之谋到龙城之战,天子不可逆转的决心,打破了匈奴难以战胜的神话,重拾了汉军勇武的精魂。
在未央宫内注视着张骞所绘制的帝国西面地形图,武帝的心飞向了河西之地,这块狭长的土地就如一块长长的楔子,牢牢打入大汉与西域之间,是一条勾通了汉帝国与西域的走廊通道,只要夺取了它,大汉就能进退有据,再也不担心被匈奴扼住咽喉,处于被动。
这样的想法让汉武帝心潮澎湃,他需要一个能替他实现这个战略愿景的将领,而不久前大放异彩的霍去病让武帝眼前一亮。
四、河西之战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四月,对霍去病来说是个不平凡的日子,他以骠姚校尉独领八百轻骑,随大将军卫青出征漠南,这是他第一次领军作战,其喜悦之情可想而知。
这次战役,汉军虽斩获颇丰,可赵信兵败投降匈奴、苏建所部全军覆没,卫青统帅的六军伤亡也不可谓不重,但唯独初出茅庐的霍去病孤军深人,依靠快速突袭,转战数百里,俘斩匈奴相国、当户及骑兵二千余人勇冠全军!
这一年,霍去病刚满十七岁!
汉武帝终于发现了一名战术天才,大喜过望赐封霍去病为“冠军侯”。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汉武帝大胆任命只有十九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万骑出陇西击匈奴,拉开了河西之战的序幕。
当壮志凌云的霍去病,率领大汉的精锐骑兵越过了乌戾山,进入河西走廊时,这个尚武的古老民族再次血液沸腾,汉军将用铁和血,洗礼这片新的土地,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如暴雨般倾泻而下!
霍去病率部急速转战六天,连续扫荡了匈奴五个部落,过焉支山千有余里,杀折兰王,灭卢胡王,俘虏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斩获虏首八千余级,收休屠祭天金人!
休屠王和浑邪王率残部仓皇逃走!
这次大胜坚定了武帝夺取河西的信心,是年夏,武帝命公孙敖由东面出击吸引匈奴主力,博望侯张骞、郎中令李广俱出右北平,劫击漠北匈奴援军,而霍去病部绕道居延泽迂回祁连山,与公孙敖合击河西匈奴。
但意外突发,已经长驱深入二千余里,绕道匈奴身后的霍去病,并没有联系到公孙敖部,公孙敖的军队因迷失了方向,走失了。
孤军深入的霍去病面临巨大的挑战,是战是退,全在他一念之间!
茫茫的大漠戈壁,黄沙漫天!
霍去病拔出佩刀,直指前方!大汉的军士,有进无退!哪怕只是孤军,也要歼敌于河西!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这一刻,战马嘶鸣,将士怒吼,大汉必胜!
忽然出现的汉军骑兵杀得匈奴人措手不及,匈奴遭受毁灭性打击,汉军斩首三万二百级,俘五王、五王母、单于阏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
匈奴人无力统治河西,他们唱着悲凉的歌退出祁连山:
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这一战,汉军的威名响彻大漠,屈辱了半个多世纪的汉民们终于可以昂起头颅,享受大汉带给他们的荣光,而这个伟大的国号也将成为这个古老族群崭新的称呼,薪火相传,代代不息!
胜利总是让人沉醉,全军上下都受到朝廷的丰厚的赏赐,喜不自胜的汉武帝封侯拜爵毫不吝啬,他为霍去病营造了奢华的府邸,以彰其功。
茫茫的祁连山草原,意气风发的霍去病驭马驰聘,他骄傲的回奏武帝: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遭受毁灭打击的浑邪王、休屠王部惧怕单于的怒火,向汉廷投降。
武帝担心事有变故,派霍去病领军受降。
果不其然,在浑邪王火并了后悔的休屠王后,匈奴军心不稳,举族上下对是否投降游移不定。
汉军还未受降,就能感受到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
处变不惊的霍去病策马入营,果决的下令将要逃跑的匈奴兵就地斩杀,数千计的滚滚人头,震慑到了匈奴全军,已经胆寒的浑邪王交出佩刀,匍匐在霍去病脚下,不敢再对汉军生出半点异心。
河西之地完全纳入大汉版图,十九岁的霍去病注定彪炳史册!
五、封狼居胥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在河西之战刚刚落下帷幕不久,汉匈之间攻守易势,大汉厉兵秣马两年后,武帝不失时机的发起了漠北之战,雄才大略的刘彻要毕其功于一役,彻底解决北方边患!
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兵,分东西两路进击漠北,这是中原王朝史无前例的大规模远征,是役,卫青击溃单于本部,大破赵信城。
而霍去病跨过大漠,越难侯山,渡弓卢水,转战数千里,斩获胡虏七万多人,彻底将匈奴左、右贤王部打残!
剑锋之下俱为汉家臣妾!
一路冲杀到匈奴圣地狼居胥山下的霍去病,率军进行了祭天封礼,又于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大军继续向北,直到登临瀚海,乃还。
此战过后,匈奴不敢立足大漠北缘向西北远遁,一时间“漠南无王庭!”
在这个尚武的时代,年仅二十二岁得霍去病携大汉将士一起缔造了辉煌,“封狼居胥”成为汉家最高荣耀。
也许当骁勇的军士烈士暮年,垂垂老去,可遥望北方,却依旧能清晰的记起那个金戈铁马的峥嵘岁月!
这是一段不会磨灭的记忆!
六、祁连山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始置酒泉郡,辖黄河以西的匈奴休屠王、浑邪王故地。
酒泉因“城下有金泉,其水若酒”而得其名,但如今人们更愿意相信是当年霍去病大破匈奴后,将所余不多的御酒倾入金泉,让三军畅饮,胜利的喜悦使泉水酒香馥郁,即使穿过两千多年的云烟,也依旧醇香如故。
历久弥香的酒泉、汉军强盛的武威、大汉臂膀的张掖、辉煌盛大的敦煌,这先后设立的四郡,虽经漫长岁月沉淀,其名称仍牢牢镌刻在河西大地之上,深深植根在民族的血脉当中。
匈奴远遁之后,西域逐渐纳入汉家版图,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宣帝正式在乌垒城(今轮台县境内)建立西域都护府,管辖着包括今天新疆和中亚一带在内的广大区域。
在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上,汉军飞驰,移民往返,中外商旅更是络绎不绝,只是这样生动的俗世景象霍去病无缘得见。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不过二十四岁,正值青春年华的霍去病却早早的离开了人世,他就像划过大汉夜空的彗星,闪耀夺目却又转瞬即逝!
悲痛欲绝的汉武帝,将霍去病安葬在茂陵旁,墓冢被营造成峨峨祁连山形状,以彰显他的赫赫战功!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
时光斑驳,沧海桑田,如今祁连山状的霍去病墓冢依然静静矗立在茂陵前,后人驻足凭吊,观赏那栩栩如生的马踏匈奴石雕时,能否遥想起霍去病跃马草原的英姿,以及那些埋骨荒漠的大汉忠魂?
霍去病为什么总能以少胜多?你如何评价霍去病?西汉是一个名将辈出的年代,尤其在汉武帝对外战争期间,更是涌现出了一大批名将,然而如霍去病这般年轻的还是很少见的,年仅17岁就随军出征,一战封侯,在短暂的戎马生涯中,创造了很多军事奇迹。
霍去病带兵作战,深入漠北,最远打到瀚海附近,并且在狼居胥举行了祭天封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封狼居胥,这也成为华夏民族武将的最高荣誉之一,如此年少有为,也是值得当今年轻人学习的榜样了。
年纪轻轻霍去病是怎样成为西汉的军事大将霍去病出生于一个比较传奇的家庭,其母亲是卫子夫的二姐,原本在平阳侯府担任侍者,其母亲与平阳小吏霍仲孺私通生下霍去病。
后来卫子夫得宠于汉武帝,卫氏一族得以显赫,霍去病就由原本来的私生子变得身份十分尊贵,当时汉武帝子嗣较少,对霍去病这个小子也很欣赏。
卫青在汉武帝在位时期,就已经是汉武帝手中的一把利器了,长年对外作战,霍去病作为卫青的外甥在很小的时候就有机会跟着卫青征战沙场,霍去病11岁的时候,卫青就取得龙城大捷,成为关内侯,当时霍去病一定是极感兴趣这场战争,所以卫青一定会讲述那场战役,霍去病从小就对军事作战有了浓厚的兴趣。
据史料记载,霍去病曾跟随卫青两次对战匈奴,这两次作战,卫青都战术都很成熟,手法也很熟练,所以霍去病跟着舅舅应该学习了不少东西,这对幼年的霍去病影响也是极大的。
而且,霍去病也深得汉武帝的疼爱,霍去病在17岁之前,曾经担任汉武帝的侍中,在汉武帝的身边,霍去病也一定耳濡目染了一些军事知识,这免费的“军事理论”课,对霍去病今后的作战指挥也是具有深远影响的。
汉武帝和卫青的栽培,以及天赋异禀,只是为霍去病提供了学习的土壤,关键还是在于霍去病的认真和努力。
霍去病为何在打仗时总是能够以少胜多?霍去病并不是沿袭了汉武帝和卫青所有的思想和作战方式,相反,霍去病有自己的独特的体系。所以霍去病是有能力做到让将士们杀敌多、伤亡少。
首先,在霍去病选择将士上,因为自己的家庭关系,汉武帝是自己的姨夫,所以霍去病组建的军队,汉武帝都是先让他挑选,这可是无上的荣誉了。
霍去病不选择世家大族的后代,而是选择经常做些偷鸡摸狗的人,或者是有特殊能力但是一直不得志的人,或者是犯事了想要将功补过的人。
因为这些人有欲望,他们会为了他们的目的而拼尽全力,相反那些指望着继承家族世袭的公子哥儿们,他们没有经历过艰苦的生活,他们不懂得军功对他们的意义。
其次,汉武帝一直想要除掉匈奴人,但是无奈匈奴人是游牧民族,马匹多,他们擅长逐水草而居,而且大部分匈奴人都是骑兵,作战方式灵活,所以汉武帝一直不能完全消灭匈奴人。
等到霍去病领兵作战的时候,汉朝的军队素质早就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也很注重骑兵的培养,相比于一般的汉朝将领而言,霍去病更敢于学习匈奴人作战方式,不随身携带大量补给,这样就可以快速进军,
霍去病战术多变,能够根据战场的变化,选择适时的战士,也是霍去病能够做到让将士们伤亡少、杀敌多的原因。
再次,霍去病注重奖惩,这也是他能够管理好军队的原因。霍去病每一次出征他都要带上厨师,看起来是享受,但是他曾经和战士们说:“我要你们看到,只要你有军功,你就会享受到你不曾享受过的,军功会让你拥有你曾经羡慕的所有东西,所以你们就要努力杀敌,为了生活的幸福”。
霍去病创立的“有功者,重赏,有过者,重罚”,这对管理军队,激励将士有着重要的作用,奖惩有度,才能管理好军队,才能让每一个人不存在偏见和私心,这也是霍去病能够让将士们做到奋勇杀敌的原因。
当然,霍去病也是一个极其优秀的军事将领,在战场上胆大心细,每一次军事行动看上去都很大胆,但是其背后却是深思熟虑,没有乱指挥。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霍去病是西汉多年对外战争中培养出来的天之骄子。
假如霍去病多活三十年,对中国的历史必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只可惜霍去病在24岁就去世了,本来应该在建功立业的年龄大展宏图,结果天妒英才,24岁霍去病就因病身亡,西汉因此也少了一员大将,对汉武帝甚至对整个西汉都是损失。
但是霍去病创立的独特的作战方式却是可以沿袭使用的,对抗击匈奴也具有一定的作用,杀敌很多,伤亡很小对一个将军而言,也是其能力的一种表现。
霍去病、岳飞是民族英雄吗?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很多伟大的英雄,霍去病,岳飞无疑是最典型的伟大代表,堪称民族英雄,伟大的战神,他们在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对外战争中表现出来的大义凛然,和誓死决心,感天动地,无语伦比,自古匈奴和杂胡势力就长期侵略着大汉民族和不同时期的各个朝代,难道眼见着兄弟姐妹姑姨们,被蛮恨狠毒的匈奴人强奸杀害和疯狂掠夺视尔不见吗?匈奴不灭何以为家,霍去病终其生千里奔袭匈奴人王庭,斩杀十几万计,最远杀到了贝加尔湖边,令人钦佩仰望,他功高盖世,汉武大帝为表彰其丰功伟绩,在其死后建尽了巨大的陵墓为万世师表,以鼓励后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他是不折不扣的民族大英雄,,,,向岳飞,向戚继光将军,和左宗堂,薛岳将军这样的人不是民族英雄,天理难容,天日朝朝,天日昭昭,岳王墓就在夕子湖畔,让看人评说吧?有的砖家叫兽,还不如一条畜牲,畜牲见了日本鬼子也会狂吼一阵子,为所谓的民族团结而毁掉信仰千年的民族精神,是多么的邪恶,欲毁其族,必毁其史,一个民族如此连英明神武的民族英雄都容不下,这个民族就危险了。四肢不勤,英烈不仰,谁是汉奸走狗不言而明,一小群不知廉耻天高地厚之人妄言不足以信。历史是人民书写的,浩然正气不可阻挡,。